您好,欢迎来到冷冻食品网:国内唯一服务于冷冻食品全产业链的综合平台

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首页 > 人物 > 冻品名人堂

国内唯一服务于冷冻食品全产业链的综合平台

【人物】三全陈南:带三全站上“互联网+”的新风口

2017-12-2814:32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

前言

最近,陈南一直拿在手边看一本书叫《风口》的书,这是互联网圈子的朋友推荐的。从两年前开始酝酿三全鲜食O2O项目起,他就在不断汲取互联网方面的知识。由他担任CEO的三全鲜食项目从去年10月份投入运行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也在按预定规划稳步推进。

从2009年接任董事长开始,陈南带领三全进一步完成了全国性布局,并购老牌企业龙凤,坐稳了速冻行业老大的位置。但在此过程中,陈南不断思考,三全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经过一系列摸索之后,陈南认为,三全的下一个“风口”就是互联网,而三全鲜食正是进入这个风口的切入点。

试水

三全鲜食开启互联网和O2O新路

7月中旬的一天,上午9点40分,陈南如约准时出现在了三全食品办公楼的大门口。在此之前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记者一直在约陈南的采访时间,但直到前一天晚上,采访安排才确定下来。

寒暄之后,来到位于三楼的董事长办公室,在宽大的沙发里坐定,陈南第一句话就是:“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咱们快点,我刚回来有些文件还没看,下午还要开会。”陈南说的也是实情,在此之前的半个月时间里,他先是在上海参加了虎嗅举办的2015年夏季版F&M创新节的活动,然后又赶到大连参加了由统战部组织的一个为时一周多的培训,在采访的前一天晚上,才马不停蹄赶回郑州,而当天下午3点,三全食品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将举行,作为董事长的他必须参加。

如今陈南不仅是三全食品董事长,同时还担任新成立的三全鲜食(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全鲜食)CEO。对这个新公司新项目,陈南倾注了相当大的精力,一个月里他有四分之三甚至更多的时间要待在上海,或者到北京和其他的城市,平均下来在郑州的时间不足一周。

三全鲜食作为一个创业型的小公司,只有一百多人,绝大部分员工都是85后和90后,60末的陈南笑称自己是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团队非常小,实际上每个人也没有太明确的职务之分,更没有什么等汇报走流程之类的繁琐规定,有事情大家就随时开会商量。“结构非常简单,流程短平快。”陈南对这种灵活的模式很认可,他也没有觉得自己身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有什么事不能做,相反,事无巨细他都要去管。

有时候去品尝产品,陈南会自己开车,带着一帮被他称为“小孩儿”的90后产品经理前去,每个新产品的定型他都要亲自品尝,甚至机器噪音比较大,改进过之后,他也会自己开车跑到设备厂家去听听,看改进情况到底如何。

作为对O2O模式的全新尝试,陈南感到自己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他现在对互联网的信息摄取和与互联网圈子的接触,远比食品产业多得多。“我手机上的群里很多都是互联网的人,要想联系哪个平台的人,稍微在群里叫一嗓子,很快就能找到了。”陈南笑着说,他已经慢慢进入了互联网这个圈子,也会去参加各种论坛,一方面让三全鲜食更多地曝光在公众视野中,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学习到很多新的理念。

提起三全鲜食项目的进展,陈南显得很兴奋,“我觉得我们的进展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在上海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就铺了400多台;北京6月23号才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也已经推了100多台。”说到兴起,陈南往沙发深处坐了坐,撸一撸裤管,翘起二郎腿,向记者进一步解释,他们横向对比参照的是上海的全家便利店,全家便利店在上海开了10多年,目前只有800家门店,全国1000家门店。

探索

开放心态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2000年之后的第一个10年中,三全逐步完成了全国性布局,并牢牢占据着行业第一的位置。但从2013年起,陈南开始思考,三全的下一个新增长点是什么。

两年前的宏观形势还没有像近两年表现得这么差,但当时陈南已敏锐感受到,商超的销售增速在放缓,一些消费场景在出现转换。陈南认为,三全要增长,需要寻找另一张“餐桌”、另一种消费场景,如果说冷冻食品主要是早餐和晚餐(家庭备餐),三全在这个领域已经做到最大,那么午餐(外食餐桌)就是三全需要去开拓的市场。

2013年7月,三全鲜食开始进入筹备阶段,2014年10月中旬开始在上海试运营,2015年6月23日北京市场启动,今年内可能还会启动深圳市场,未来将以天津、上海和佛山的三个中央工厂为核心,辐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三全鲜食的团队可以大致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负责线上互联网,一部分负责线下产品。线下产品这部分,三全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互联网领域,陈南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花费的时间也最多。

“线上团队的组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找的全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办公地点就在中关村。”让陈南庆幸的是,虽然之前对此基本不懂,但整个过程并不觉得难,他的想法在和团队的沟通过程中也相当顺畅,所以一年多之后,“中央工厂+APP+ Funbox售卖机”的一整套模式,包括后台的技术系统就被“摸索”了出来。

上午10点钟的光景,陈南拿出手机,点开三全鲜食客户端,随意找到一个上海证大五道口广场的网点,当天的盒饭已经售罄,又找到另一个点位,也是如此。目前三全鲜食APP的用户数已经达到10万以上,日活跃量10%,周活跃量40%。

从上海半年多的经验来看,陈南觉得,三全鲜食这种模式是被大家认可的。

在陈南看来,三全鲜食O2O模式的优势是无限接近消费者,首先是选餐和支付通过手机APP,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了人们身体器官的延伸;其次是Funbox售卖机就在办公室,转身就可以取餐,既是内容输出口,也是构成餐桌消费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展

不断试错打造开放型平台  

陈南也坦承,目前整个鲜食项目是赔钱的,即便是上海市场,也还远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但作为一个启动不到一年的新项目,团队人吃马喂的开班费用,再加上前期的投入,这完全在预料之中,各种支出也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关键在于上海市场有持续的流量,售卖机点位在不断增加,产品也在不断丰富,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任何一种新的模式一定是在不断修正的,我们现在就是处于试错过程中。”面对整个项目运行中不断出现的问题,陈南并没有担忧,他觉得这是个必经的过程。

“包括智能设备、APP和餐品,都可能存在缺陷,甚至是整个商业模式都可能存在问题,但我们每周都会提出新的想法,不断有新的创意,我们不能指望在半年内就打造成非常成功的模式,但的确是在试错中不断进步。”

“比如Funbox售卖机,这是目前整个环节中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噪音大、出餐故障率高,设备从设计到加工制造,我们和国外是有很大差距的,但在逐步完善中,比如噪音大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陈南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小问题在不断出现,当然也在不断解决之中。

6月底在北京投放第二代Funbox售卖机之后,有些消费者反映盒饭有加热不匀的情况。了解之后发现,北京很多公司的微波炉功率太低,按照规定的加热时间没有加热透,而依据上海的经验,很多白领都有带饭的习惯,所以公司都配有大功率微波炉,就从来没出现这种问题。

陈南随后就调整了北京市场的推广策略,要求运维人员,只要投放Funbox售卖机的公司,就配上一台微波炉。

“上海市场对餐品的控制上,哪个产品上哪个产品下,上多少,频次是什么,这些都在通过对后台数据的筛选,不断积累摸索。”陈南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没有什么先例可以借鉴,甚至连摸着石头过河都称不上,因为没有石头可摸。

对于三全鲜食的未来,陈南的规划可不仅仅是卖盒饭,他如此描述整个框架规划:“三全鲜食就是我们的一个垂直平台,而三全食品是他的供应商之一。”最终,这个平台是要对外开放的,除了三全食品,还会有更多的供应商,包括传统餐饮业也包括食品厂,他们的产品都可以在三全鲜食的平台上销售。

陈南将此次三全鲜食O2O项目看做三全从一个纯“内容商”转型平台商的重要机会,这从三全鲜食的公司结构也可以看出来,“三全鲜食作为一个独立的‘股份制’子公司来运作,赋予团队股权激励、独立人事任免权,我们过去从来没这样做过。”

主业

稳扎稳打保持行业第一

如今,陈南大部分的精力都扑在了三全鲜食项目上,但对于主业他也并未疏远,所有的报表、重要的节点、新产品进度、市场变化情况,他都了然于胸。“传统业务相对比较成熟,团队也很稳定,只需要掌握大的方向,不用太多地去关注具体事务。”

“主业运行情况还是可以的,虽然有一些小反复,但市占率稳定,行业第一的位置继续保持。”陈南觉得,目前这对三全来说就是最合适的状态,因为从去年开始,整个市场大环境其实是不利于快消品行业的,这个时候就要“练内功”,在产品开发,内部管理上下功夫,不要大起大落。

“如果去研究终端消费你会发现,整个消费是下滑的,商场都是如此,对于速冻食品行业来说,受到冲击最明显的就是高端产品。”陈南认为,这个时候就要看清形势,如果还是一味盯着高端产品,那显然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在行业过冬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出手,否则反而得不偿失。环境好的时候可以顺势而为,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逆势而动。”

在过去的一年中,三全也推出了不少新产品,比如儿童系列产品,这类产品市场对价格不敏感,还有就是牛排、披萨等边缘性产品,但没有特别大的动作。

整体看来,三全的市场投入可能更趋于保守了,因为基于对市场宏观的判断,没有必要再去做广告,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前两年大力度的推广,是有私厨这样的产品做支撑,现在私厨已经稳定了,市场更需要的是稳扎稳打。

“对于三全这样的企业来讲,如果没有规模,任何东西都是白扯,前几年我们靠品牌拉动,那是有巨大的市场投入做支撑的。而目前的市场环境,需要靠中低端产品保持市场占有率,所以必须把量提上去,把产能释放出来。”陈南和三全一起成长至今,经历了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在他看来,其实每次这样的经济低谷,都是一次行业洗牌的过程。

目前的阶段,就是比拼企业实力的时候。而作为行业龙头,三全手中有品牌、产能、品质和资金等多重优势,需要依靠这些优势,稳定市场占有率,保持对市场的压力。

战略

把握时机抢占下一个风口

在速冻食品行业,三全的起点并不算高,和大多数企业一样,在1992年到1997年这个阶段,大家差不多是同时起步从小工厂做起的,但如今企业规模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这让陈南想起,最近互联网圈子的朋友推荐的一本书《风口》,虽然在1997年那个时候,还没有“风口”这个词,但现在想想,道理是相通的。

“1997年以后连锁超市的出现,对速冻食品行业来说是一次变革,我们很幸运赶上了这个风口。”陈南如此评价当时三全的转型,刚开始做现代通路的时候很难,各种费用很多,还有账期,很多企业没跟上,还在继续做传统的批发市场,结果就留在了那个层面,一直长不大。

其实在三全最初进入速冻食品行业的上世纪90年代初,也可以说是赶上了一个风口,当时正值城市化快速发展,对速冻食品有很大的需求。所以在陈南看来:“一定要知道趋势是什么。”

从2009年接任三全食品董事长开始,回顾陈南6年来的操盘动作,可以说他一直在寻找新“风口”。

先是打算向上游拓展产业链,涉足种植领域,但在沙盘推演阶段,这一计划就被否定了。而后又进入养殖领域,自建生猪养殖场,但这对三全来说也并非“风口”。直到现在,陈南才隐隐感觉,对三全来说,下一个“风口”或许将是互联网。

“过去我们对互联网有点过于神化了,首先承认这是一场革命,但并非洪水猛兽,从最早的门户网站,到淘宝、京东这样的消费互联网,再到现在所说的产业互联网阶段,互联网和实体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陈南看来,互联网改变的是商业模式,并非实体本身,其对传统模式的颠覆是有限的。实体产业数十年来在实物产品方面的积累是有价值的,对实体产业来说,关键在于恰当地利用互联网,如此将会赢得未来。

“对我们来讲,就是不要失去机会,把握好每一个战略节点,这也是经验。”从目前陈南的职务和工作重心来看,以三全鲜食为切入点的互联网业务,是其未来工作的重心所在。

但陈南也经常会有迷茫的时候,因为所有的“风口”都是事后来说的,身在其中,没有人敢确定那是不是个“风口”:“很有可能花了钱却被吹下来了,所以任何一次选择都是挑战。”

“创新一定是痛苦的,因为你看不到未来,不确定你的判断是否正确。”就像当年初试商超渠道一样,陈南依然会不时感到压力。

不过对陈南来说,这种压力主要是来自于新项目成功与否的压力,而不是企业生存的压力。“我们的创新无论是人力还是资金,都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我们的创新不是生死一搏,我们更不会去拿着主营业务的身家性命去赌。”

“成功了是个平台,不成功了还是三全,并不改变我们在速冻行业的龙头地位,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能够承受得起的。”陈南说,“最坏的打算就是做一个供应商嘛,盒饭肯定还是有需求的,无非是第三方平台卖,还是我自己卖的区别。”言谈之间,相当豁达。

上一篇: 【人物】水手陈志平:营销高手在创业
下一篇: 【人物】九盛辅机芦志刚:“二十四小时”连...
他们都选择了冷冻食品网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

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

10亿+

交易额10亿
豫ICP备18044844号-1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