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14:32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今年以来,“塑料紫菜”“燃烧的粉丝”“牛奶出大事”等新老食品谣言又开始新一轮传播,知名企业躺枪遭中伤,行业受到重创,这让越来越多的食企认识到治理网络食品谣言,需要拿起科学和法律的武器。5月24日,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亮剑网络食品谣言”暨金龙鱼亮剑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亮剑网络食品谣言”倡议书,倡议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食品谣言治理工作中,进一步完善食品谣言“社会共治”模式。益海嘉里作为首家响应该倡议的大型食品企业,宣布向发布“地沟油被金龙鱼回收”谣言的相关公众账号提起诉讼,悬赏1000万元追查发布金龙鱼地沟油谣言的幕后黑手,并出资3000万元设立面向整个食品行业的打击食品谣言专项公益基金。
除金龙鱼外,麦当劳、维益、汇源果汁、鲁花、加多宝、光明乳业、雅士利、李锦记、长寿花等企业也积极响应“亮剑网络食品谣言”行动,声明严厉打击食品谣言形成的黑色产业链,向网络食品谣言“宣战”。
金龙鱼“躺枪” 遭三年前谣言恶意中伤
最近,一段《地沟油被金龙鱼回收,转发出去传播正能量》的视频在社交平台、视频网站和新闻客户端持续发酵。经证实,该视频来源于三年前的一则不实报道,纯属子虚乌有。
对于此次被谣言抹黑的过程,益海嘉里公共事务总监王巍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他介绍,三年前,某媒体做出一则失实报道,记者在调查过程中误将“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当作“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将化工原料误以为食品原料,对此相关媒体已作出更正说明。
三年后,这一报道被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剪辑加工成视频,在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大肆传播、转发、扩散,极具煽动性。“事件发生后,益海嘉里在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发表了澄清声明,声讨幕后黑手的违法行径。同时固定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王巍称。
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穆彦魁表示,恶意传播金龙鱼虚假旧闻事件,严重侵犯了金龙鱼的品牌和商誉。食品网络谣言扼杀的绝不仅仅是某个企业或品牌,而且挫伤了公众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给消费者造成“安全焦虑”,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产生消极影响。中国食品行业要亮出法律之剑,以零容忍的态度,与恶意造谣抹黑中国食品行业的违法行为决战到底。
面对谣言肆意传播,无法忽视的是其背后的经济敲诈、舆论商战、眼球博弈、借势营销等诸多不良动机。对于金龙鱼被网络谣言抹黑,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表示,近几年来,食用油“压榨比浸出工艺更先进”等谣言让企业品牌蒙受不白之冤,混淆了消费者的视听。剖析原因首先源于企业在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舆情处置还缺乏经验,其次,对消费者引导不够,公众对食品科技的进步还缺乏了解。对整个食品行业而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谁能置身事外。社会各界应联起手来,结成打击网络谣言的互助联盟,积极捍卫企业和中国食品行业的声誉。
发布会上,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执行会长何东平代表行业协会发表声明,表示益海嘉里将废弃油脂用于油脂化学工业是一种变废为宝、有利社会、有利资源再利用的有益行为,值得提倡,并呼吁粮油企业应加强自律,公平竞争,不造谣、不传谣,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认为,当下我国食品工业正值转型的关键时期,食品工业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除了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革新之外,更需要民众的信任和支持,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保障。联合社会各界正面回击网络谣言的幕后黑手,对于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设立3000万元专项基金 食企向网络谣言宣战
新华网总裁助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秘书长徐明伟在会上发布了“亮剑网络食品谣言”倡议书,倡议广大食品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治理网络食品谣言的行动中来,捍卫企业基本权益,建立透明公正的市场消费环境,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共塑中国食品的健康形象。
倡议内容包括:坚决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推进企业自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抵制网络食品谣言;积极参与网络食品谣言治理。
金龙鱼作为首家支持该倡议的企业,发布其“亮剑网络食品谣言”行动计划。一是向发布谣言的微信公众账号提起诉讼;二是悬赏1000万元追查“地沟油被金龙鱼回收”的网络谣言黑手;三是率先出资3000万元成立“打击网络谣言专项基金”,与行业组织和业内企业联手打响网络自卫反击战。
益海嘉里、可口可乐、麦当劳、汇源果汁、中粮集团、鲁花、西王、加多宝、伊利、康师傅、光明乳业、雅士利、李锦记等企业共同“亮剑”,积极支持“亮剑网络食品谣言”行动,呼吁严厉打击食品谣言形成的黑色产业链,向谣言发起反击。
科普法治多管齐下 屏蔽舌尖谣言
有关数据显示,各种网络谣言中食品类虚假信息已占到45%,食品行业已成为谣言重灾区。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司司长颜江瑛表示,打击食品安全谣言,要让科学知识跑在谣言前面,同时也要加大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
据颜江瑛介绍,近年来,国家食药监总局会同各部门积极作为,及时行动,坚决打击食品谣言,已取得初步成果。第一,及时发布信息,用真相压缩谣言的空间。国家食药监总局对监管信息执行五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积极维护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每周二公布食品抽检信息,专门设计了“食安查”APP。截至2016年底,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访问量已经达到5亿多人次。
第二,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公众辨识谣言的能力。多年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同时专门制作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片,在“中国食事药闻”微信公众号开辟“你问我答”栏目,满足公众对科普的需求。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500多条科普知识和辟谣信息。
第三,加大辟谣的力度。建立谣言监测系统和谣言数据库,对“旧谣新炒”能够做到24小时辟谣。
第四,加大对违法分子的打击力度。对于传播谣言的媒体进行通报,会同公安机关、北京市网信办,用法律的武器严惩造谣者。日前的“猪肉钩虫事件”“塑料紫菜事件”等涉谣者已得到惩处。近期,对“肉松面包是用棉花制作”的谣言进行快速辟谣,对造谣者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第五,鼓励企业担负起治理谣言的主体责任。倡导企业主动开展科普宣传,对潜在的谣言进行预防。
“治理网络食品谣言,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颜江瑛认为,要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形成全链条、立体式的治理模式。希望有更多有责任的企业加入进来,担负起治理谣言的主体责任,为完善食品谣言“社会共治”模式贡献力量。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行业协会、新浪微博以及相关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了网络谣言破解之道。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治理食品谣言要多方联动,社会各界共同拿起科学和法律的武器,加强科普宣传,加大对涉谣者的惩戒力度,打造风清气朗的食品舆论环境。
2015年8月,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网信办、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指导下,新华网联合食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行业从业者成立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联盟成立至今,已经发布30多条权威辟谣信息,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辟谣及科普信息700余条,多次举办辟谣论坛和专项发布会,在澄清网络食品谣言、传播食品科普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中国食品报记者 蒋梅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