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14:32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
据MIG梅特国际发布的《2016年进口牛羊行业年报》显示,虽然中国国内牛肉消费占比增长迅猛,但在养殖端,我国带皮带毛活牛价格仍旧居高不下,24元/公斤的价格遥遥领先,2016年度这一数据,澳洲则是15.45、美国是20、乌拉圭是11.55,而巴西则低至9.1,最高两倍以上的价差直接决定了中国肉牛在国际竞争上的先天劣势。
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由于建国时间不长,从牛犊到饲料,再到屠宰和加工,中国肉牛还处于非常分散的阶段,1400万养殖单位中,96%的养殖户拥有的牛只少于10头,如此分散的小农养殖决定了饲料等各种成本的高昂。
而在屠宰端,大量非正规、设备简陋、工具不全的小型屠宰场,承担了我国2/3的肉牛屠宰量。这些屠宰场屠宰工艺差,损耗严重,简陋的加工手艺也决定了不能规模化生产且不易运输,市场的半径非常短,更不必说产品标准化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一句“规模化和产品标准化不足”,便可以概括中国与国外肉牛之间的差距,由此导致的显著价差和品质差异,以及中国肉牛在供应上的缺口,都注定了国外牛肉是中国市场的巨大补给。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800多万吨的消费量,20%都要靠国外补给。据MIG预测,2017年本土牛肉对进口的依赖会愈加严重。
正是由于在成本、供给上的诸多问题,才有了开头的那句发问。而对此,伊赛集团董事长买银胖在2016年12月12日的中国牛人年度峰会上,给出了答案。他表示,没有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可以满足中国对牛肉的需求,中国5000亿的年度牛肉消费总额中,进口牛肉冲击最大的是冻肉市场,但这仅是500亿的盘子,剩余的4500亿鲜肉市场靠的还是“中国力量”,所以从需求上来说,养牛是必须的。
“剩下我们要解决的只是成本问题,而这一点,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是必由之路。”全产业链下,伊赛肉牛存栏量达到2万头,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专卖店利润可达30%以上,品牌对市场也有较强的号召力。对于中国牛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在路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点耐心,多点帮助。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