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10:43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李隽经过前些年的迅猛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冷链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一方面,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继续扩大;另一方面,利润不断压缩,人才缺失等问题凸显;此外,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新零售业态的出现,又让冷链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冷链产业如何应对?
11月29日,2018第十二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以“聚合生态 蝶变升维”为主题,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冷食传媒记者 | 李隽
◀◀◀ 1 ▶▶▶
/现状/
冷链物流基本面持续向好
关于目前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2008年是我国冷链产业快速发展元年,之后是中国冷链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从小到大的十年。
据中物联冷链委预测,2018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将达到1.8亿吨,比上年增长3300万吨,同比增长22.1%;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485亿元,同比增长19%。
全国冷库总量将达到5238万吨(折合13095万立方米),新增库容488万吨,同比增长10.3%。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水平进一步提升。
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全国冷藏车保有量为164200万辆,新增冷藏车2万多辆,同比增长33%。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国内新开通铁路冷链线路近20条,铁路冷链运量超过160万吨,极大丰富了冷链干线运输手段,提升了冷链运输效率并降低了物流成本。
从冷库新增的区域来看,武汉、杭州、福州、济南、重庆、大连等城市增长幅度明显,反映出二三线城市消费升级的快速崛起。
◀◀◀ 2 ▶▶▶
/特点/
冷链市场集中和全国性冷链企业的涌现
今年是中国冷链市场快速发展的第十年,在多位专家看来,行业表现出了三大特点:
其一,市场内生动力促使冷链物流市场集中度提高。比如,中外运冷链和招商美冷的整合、万纬冷链并购太古冷藏、顺丰和夏晖物流之间的强强联合等。
其二,涌现出全国性服务能力的冷链企业。随着生鲜电商、新零售、新餐饮等场景业态的不断成熟,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辐射半径、物流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倒逼市场出现一批像顺丰冷运、京东物流、苏宁物流具有全国性服务能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及统一全链条服务标准等。他们的优势体现在,冷库网点更多,运输线路更广,信息化程度更高。
其三,非物流企业跨界进入冷链。在冷链领域,万科、新希望、宝能等都制定了远大的战略。
◀◀◀ 3 ▶▶▶
/问题/
利润的压缩和人才的缺失
虽然行业呈现快速增长,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一、土地资源空间不足成为冷链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困难。因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及附加税,每年缴纳太高导致企业承受较大的税务负担,冷链企业还在业务模式创新上遇到融资难等多重影响。
二、一些地区还存在冷链基础设施结构失衡。
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产地冷链最后一公里配套设施不足;
另一方面,局部地区冷库盲目过量建设,冷库、冷链园区功能定位滞后,导致供大于求或者供需无法匹配的现象。截止到今年10月份,全国有200万吨的冷库面临招租问题,资源浪费突出。
三、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据中物联冷链委调研统计,当前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仅在3%左右,且仍在不断压缩。在各项成本逐年上升的客观因素下,如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所有从业者要思考的问题。
四、冷链物流人才的短缺亦亟需解决。随着人力成本的逐年增加和整个社会年龄结构的改变,智能化成为冷链行业新趋势,行业急需一批懂得"冷、链、物、流"四方面的新型专业技术人员。
◀◀◀ 4 ▶▶▶
/机遇/
新零售、新餐饮带来的产业升级
会议现场,包括崔忠付在内的诸多专家认为,伴随着新零售、新餐饮的崛起,以及消费及区域升级的深入,冷链发展迎来了强劲动力。
据“进博会”有关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进口食品总额将首次超过700亿美元,20年来增长15.2倍。
此外,8月份爆发的大面积非洲猪瘟激情,使原来的活猪运输改为屠宰之后的全程冷链运输,这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冷链市场规范程度。
而在鲜易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朱献福看来,目前如火如荼的新零售、新餐饮、新流通带来的消费升级以及产业升级,给行业带来巨大空间。
但如何抓住机遇,朱献福认为,在消费品互联网很成熟的情况下,要着力发展产业互联网:
“消费品互联网是具有锐度的,产业互联网绝对是厚度,消费互联网是长跑,产业互联网一定是中长跑。”朱献福形象的说道,而生鲜产业互联网则来到了一片“高原地带”,涵盖了一二三产,但发展过程中,会发现供应链的不协同、区域不平衡、平台的不支撑、高端市场要素的不集聚,这些都是坑,“鲜易花了25年的努力,仍在过程中,交了太多的学费,‘活着’站在这里已属不易。”
破解难题,他认为要跳出产业、区域、发展阶段看冷链产业升级。食品产业和温控供应链业态的发展,一定是融合发展,而生鲜供应链除了深度优化外,还要多点闭环、垂直运营。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