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15:15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新的一周,冷食君带你一起读早报!
快来看,上周冻品行业都发生了啥大事儿?
企业动态
1、上午下单下午收货!
郑州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升级启用
10月28日,京东物流升级启用郑州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以下简称“郑州亚一”),该园区集物资集散、仓储加工、运营结算、多式联运、城市配送、信息处理、配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是京东物流在中原地区最大的物流枢纽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
郑州亚一投运后,河南将有更多消费者能够体会到“上午下单,下午收货”的极速购物体验。同时,郑州亚一也将有力推动郑州建设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助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建设。
(郑报全媒体)
点评: 消费者获得更好的物流体验,对产品的销售也是助力。
2、7-11便利店郑州2号店开业,今年约开10家门店
10月30日,7-11便利店郑州2号店——正弘城店正式开业。
2号店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与花园路路口世玺中心,作为河南省第二家店仍然人气爆满,有人今天凌晨4点半已开始排队。
10月23日,7-11首店落地花园路国贸360商圈,排队从凌晨持续到次日凌晨,首日销售额65万元,创造了7-11全球连锁店面首日销售纪录。(延伸阅读:头条 | 刚刚,7-ELEVEN河南首店开业!三全食品跨界零售业“首秀”亮相)
据悉,7-11的3号店将于11月6号开业,该店位于建业凯旋广场步行街,目前已完成装修。11月份,7-11河南首家大学校园店也将面世。今年以内,将有接近10家门店陆续开业。
(新京报)
点评: 如果说来自中原地区的热情,创造出全球开业奇迹,那么第二家店的火爆,则是证明了业态和品牌的力量。
3、腾讯入股和府捞面
天眼查APP显示,10月26日,和府捞面关联公司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深圳市腾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112.9万增加至1365.8万,增幅约为22.72%。
△图片来源:网络
行业人士分析,随着各项要素资源具备和成熟,中国未来10年会出现以万家店为单位的全球化品牌,几十家以千家店为单位的中国品牌,如和府捞面、味千拉面,在未来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全球化的品牌。
(腾讯新闻)
点评: 作为中式快餐的现象级品牌,和府捞面一直是行业里的资本宠儿。
4、顺丰前三季营收近千亿
净利56亿,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10月26日,顺丰控股披露三季报,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95.94亿元,同比增长39.13%;净利润55.98亿元,同比增长29.84%,均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每股收益1.26元,同比增加28.57%。
根据月度数据,顺丰前三季度完成业务量56.72亿票,同比增加75.06%,超过2019年的48.30亿票。
公告显示,第三季度顺丰控股实现营收384.65亿元,同比增加3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6亿元,同比增加51.55%;扣非后净利润增加16.60亿元,同比增加40.54%;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36.67亿元,同比增加29.74%,单季每股收益为0.41元,同比增加51.85%。
(物流指闻)
点评: 疫情之下,人们居家不能外出,快递业务量也惊人~
5、自嗨锅完成逾5000万美元C轮融资
10月28日,打造一人食餐饮标准的自嗨锅品牌宣布完成逾5000万美元C轮融资,估值5亿美金。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老股东经纬中国持续加码。今年年初,经纬中国独家投资了自嗨锅B轮融资,随后又在本轮持续加码。
自嗨锅表示,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力的深耕,重点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创新。
经纬中国合伙人王华东表示:“在获得经纬的投资后,自嗨锅夯实了线下业务的基础,同时加强了对上游供应链的建设。我们相信自嗨锅接下来将充分释放过去一年深耕供应链累积的能量,为市场和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猎云网)
点评: 资本持续加码,自热食品赛道继续升温。
6、滴滴开出全国首家社区生鲜店
入局社区团购4个月后,滴滴“橙心优选”开出了全国首家线下店。
日前,据成都高新区官微消息,滴滴全国首家社区生鲜店--橙心优选超市正式开业,选址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清凤时代城,这是滴滴社区团购项目首次在线下开店尝试。
从选址上看,清凤时代城周边拥有多个成熟小区,客群上有一定保障。据了解,这家门店主要供应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面粮油和日用百货等商品,以满足社区居民即时性、高频率的消费需求。
(联商网)
点评: 社区、生鲜、电商已经成为零售企业的必争之地,互联网巨头对社区电商的攻势越来越猛。
行业动态
1、最新结论!北京新发地疫情病毒源自冷链进口食品
10月23日,清华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在线发表题为《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现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的研究论文。
10月27日,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披露了该成果。研究者得出结论,来自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极有可能是今年6月北京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源头。
(北京晚报)
点评: 划重点!来自境外疫情高发区!冷链进口食品!
2、山东乳山进口冷冻猪肉制品及包装新冠检测呈阳性
烟台一企业进口冷链食品及接触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10月29日,山东省乳山市在进口冷链食品常规抽检中,发现1份外地销往乳山市的进口冷冻猪肉制品及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乳山市立即启动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涉及的冷冻肉制品和运输车辆全部封存,对产品及环境进行消杀,对密切接触者等全部进行集中隔离,同步开展核酸检测与血清采样检测,所有隔离人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图片来源:网络
11月1日,山东烟台市通报其辖区一企业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最新检测结果:至11月1日凌晨,累计检测样本8409份,其中,人员1344份,产品、包装及环境7065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阳性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
(综合)
点评: 警惕!这次进口冻猪肉制品中招,此前国内发现的一直是进口水产。
3、美团发布小吃报告
沙县小吃排名第1,鸡肉食材受青睐
日前,美团研究院和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发布了《2019-2020年中国小吃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小吃品牌加速连锁化,鸡肉食材受到品牌商户的青睐。根据美团平台大数据,2019年小吃品牌TOP10依次是沙县小吃、肯德基、麦当劳、张亮麻辣烫、正新鸡排、杨国福麻辣烫、华莱士、曼玲粥店、德克士、三米粥铺。
△图片来源:网络
不难看出,小吃品类的国外品牌主要以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为代表,而国内品牌更加多元化,包括将核心产品做成品牌的正新鸡排、将地方特色小吃做成品牌的沙县小吃、以人名为品牌的张亮麻辣烫等。
食材方面,头部小吃品牌中出现最多的是鸡肉食材,代表品牌有肯德基、麦当劳、正新鸡排、华莱士、德克士等,这也反映了鸡肉食材供应稳定,产业链成熟。
(CNMO新闻)
点评: 疫情之前小吃快餐最受欢迎,在今年特殊的情况下,小吃、快餐同样复苏更快。
4、上海盒马所售精肉培根大肠菌群超标
10月28日,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号消息,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第40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本次抽检信息涉及7大类食品。抽检样品共计698批次,其中合格693批次、不合格5批次。
其中,由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普陀第二分公司销售的精肉培根(切片)减盐样品检验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大肠菌群。
上述抽检信息显示,该批次商品商标为“伊藤食品”,该品牌产品涵盖培根、鸡胸、香肠等食品。对此,盒马最新回应称,已下架被检出批次的产品。
(界面新闻)
点评: 食品安全无小事,有问题必查处。同时把好安全关,也是平台方义不容辞的责任。
5、四川省宁南县查出一起非洲猪瘟疫情!
10月26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在宁南县葫芦口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查获的1车外省违规调运生猪中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查获时,该车共载有生猪35头,发病14头,死亡7头。
△图片来源:网络
疫情发生后,当地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对所有仔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相关场所、沿途道路及运输车辆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目前,疫情调查和追溯工作正在进行中。
业内人士预计这两天生猪价格还得涨,主要看看收猪程度等外界因素,咱们拭目以待!
(观察者网)
点评: 疫情加上非洲猪瘟,不知能否带领新一轮猪价大反弹?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