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豆腐是比较流行的素食产品,以大豆蛋白粉及淀粉为主要材料,采用新型工艺制作而成,是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新世纪美食。它不仅保持了豆腐原本的细嫩,更具备特有的Q劲和爽脆,并且汤汁吸收能力超强,配合现代厨艺,可以做出高品质的时尚美味佳肴。
追溯速冻豆腐的起源,其前身是台湾百页豆腐。12年前,典发食品(苏州)有限公司(简称“典发”)董事长李文俊将百页豆腐升级,并把改良后的产品取名为“千页”豆腐,由此开创了一个细分品类,甚至被业内等同于速冻豆腐的代名词。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速冻豆腐领域,速冻豆腐的叫法可谓五花八门,有千页、千叶、千耶、千夜、芊叶、百叶、千层等各种名称,令人“傻傻分不清”。如今的速冻豆腐市场,也如它的名称一样繁杂,品牌众多,鱼龙混杂,是一个“千面”江湖。
现状1
近年来销量普遍下滑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绿源路的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是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水产品、畜禽产品加工交易批发物流市场,也是河南最大的冷冻水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辐射周边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在这个市场里,销售速冻豆腐的商户有十几家。
记者走访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发现,有多个厂家的速冻豆腐产品在此销售,包括河南恒云、郑州上佳、豫惠丰以及典发、安井、海欣等。同是速冻豆腐,售价跨度却很大,每件产品的价格从60元到140元不等,其中价格最高的是典发,140元/件左右,安井的约126元/件。
“全中国可能有上千家在做(速冻豆腐),整个市场体量大概在二三十亿左右。”典发财务长张朝文推测道。不过他也表示,能查到数据的只是速冻豆腐这一大类,针对这一单品的总体统计根本没有。
不过即便没有明确的数据佐证,安井、海欣、升隆等众多大企业涌入速冻豆腐市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品牌众多、价格悬殊的背景下,速冻豆腐的实际销售情况如何呢?
武汉经销商王翠花销售速冻豆腐已有四五年,代理了海欣、上佳、豫惠丰等品牌。“以前一箱有六七块钱的利润,现在五块钱都不到,感觉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了。”王翠花说,“也许市场整体还有一定的增长,但现在做速冻豆腐的厂家太多了,经销商也多,具体到我们每个商户,销量和利润都在下降。”王翠花表示,如今速冻豆腐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去年自家的销量下滑了20%左右。
这一点在重庆经销商赵明军身上也得到了证实。赵明军是典发的代理商,做速冻豆腐已经七八年了,早些年该产品很火,销量几乎年年翻番增长,但去年下滑了10%左右。“现在低价位(速冻豆腐)产品太多了,对我们做品牌产品的冲击比较大。”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河南某县城一个冻品商户也代理了速冻豆腐,前两年他一天就能售出两三吨,去年却一周也卖不掉一吨。
现状2
仿冒知名品牌现象普遍
速冻豆腐产品有着很强的功能性,它不仅保持了豆腐原本的细嫩,更具备特有的Q劲和吸汁能力,而且煎、炸、煮、烤、炖、卤等十八般烹法样样适用。这也是它受到众多厂家青睐的原因。
不过同是速冻豆腐,各家产品售价却能相差一倍以上,其产品品质自然也差别很大,毕竟低价的背后总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的。
据一位常用速冻豆腐做菜的厨师介绍,如果把速冻豆腐切成大块来卤制,因为其中添加了很多调味料,所以不同品质的速冻豆腐卤后差别就不明显。但如果做深加工,比如把速冻豆腐切成薄片后油炸或做干锅,品质差异立马就见高下了:越优质的产品做出的菜品品质也越高,而许多劣质产品“一炒就碎了”。
整体而言,速冻豆腐是一款渠道产品,很少直接卖给消费者,因而消费者尝到的是谁家的产品,决定权主要在渠道客户手中。而餐饮渠道客户的主流需求是要便宜货,低价速冻豆腐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也是必然。典发一位不愿具名的代理商就表示,典发的“千页”豆腐产品品质好且价格比较透明,但很多客户仍会选择其他价格不透明但利润高的品牌,并不重视品质高低。
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很多消费者认为速冻豆腐越来越不好吃,失去了复购兴趣,这对整个速冻豆腐的品类形象都有很大负面影响。
速冻豆腐行业还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仿冒知名品牌,比如仿冒其特有的名称、包装等。3月31日,典发发布《辟谣声明》,称山东千豆食品有限公司在良之隆2017第五届中国食材电商节展览会上展出的千豆豆腐,侵犯典发的专利权。关于典发打击仿冒品的新闻,自速冻豆腐诞生起基本从未间断过,在业内早已不是新鲜事儿。
假冒知名品牌的包装,影响还不算大,关键是仿冒品的生产工艺和原料令人不放心。以速冻豆腐的主要原料大豆蛋白粉为例,一包20公斤的大豆蛋白粉,市场价从100多元到600多元不等,原料低价低质,成品品质自然难以保障。有些企业为了使产品更弹脆,甚至违规添加一些东西,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探因
产品定位不同,投入成本差距大
产品价格差距大,品质不一,不应都归因于劣质产品造成的低价竞争。综合来看,速冻豆腐品类如今的市场状况,与各企业对这一产品的定位,以及对生产设备投入上的巨大差异有着密切关系。
从速冻豆腐单品的销量排名来看,排在前几名的应该是典发、素天下、安井等几家上规模企业。然而,在不同企业中,速冻豆腐产品的地位有着很大区别,可谓战略性产品与利润性产品同台竞争。
比如在典发,“千页”豆腐就是一个超级大单品——在企业总销售额中,“千页”豆腐贡献了95%以上。而在其他一些体量达数亿元的火锅料企业,速冻豆腐可能只是其产品组合的一个有益补充。
此外,到目前为止,速冻豆腐只有企业标准,尚无行业标准。各家企业的生产标准不一,产品千差万别也在情理之中。
从对生产设备的投入来看,业内各企业的投入力度也不尽相同,用厦门德立机械负责人欧波的话来讲,就是“做的是同一个产品,有的厂家用上千万元的设备,有的厂家用的却是几万元的设备”。
三年前的速冻豆腐市场非常红火,但生产工艺老旧、配套设备简陋,生产不连贯,耗人工、费时长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欧波专门研制了速冻豆腐自动生产线,将生产时间缩短到2小时,不用像以前那样,足足等上一夜才能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然而,2017年4月中旬,冷冻食品传媒记者向欧波了解这套设备的销售情况时,他给出的答案却非常令人意外。
欧波表示,这个生产线没卖出几条,主要原因是使用门槛太高了。其一,蒸线要上百米长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效果,这意味着所需场地面积很大;其二,一条这样的蒸线至少花费120万~130万元,加上前段的辅助设备需要几十万元,整条线下来总成本不低于200万元。无论是置场地还是买设备,前期成本投入都特别大,而速冻豆腐毕竟不是高价位产品,所以绝大部分企业都不愿做这么大的投入。
而行业翘楚典发的生产线都是自主研发的,一条线的成本超过一千万元,不过这样的大手笔,业内能做到的为数不多。那么企业都用什么设备生产速冻豆腐呢?
欧波介绍,鱼豆腐生产线近几年很畅销,它不只能做鱼豆腐,还可以做速冻豆腐。不过鱼豆腐生产线最长也就30多米,用来生产速冻豆腐,只能把速度调慢一点,生产效率很低。此外,由于线短,速冻豆腐中的TG酶反应时间不充足,做出来的产品口感上也会打折扣。
欧波告诉记者,因为自动化设备成本高昂,95%以上的速冻豆腐厂家用的还是传统的半自动化设备。
洋洲机械相关负责人杨周也赞同这一说法。他分析,半自动设备的成本仅相当于全自动设备的1/10,在现阶段成为主流也是必然。
“这个产品都做烂了。”欧波很遗憾地说。
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