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216:54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吕翠平小龙虾,我们走,看着足球喝啤酒!
2018年,在世界杯的带动下,小龙虾产业迎来“大爆发”。
那么世界杯结束之后,小龙虾行情如何?很多企业计划的“一只小龙虾卖全年”是否实现了?在这波疯狂的行情之后,究竟谁赚钱了?
✎冷食传媒记者 | 吕翠平
◀◀◀ 谁赔了钱? ▶▶▶
经销商压货严重,价位骤降20%
目前,虽说传统意义上的小龙虾消费旺季早已过去,但是不少经销商仍在借助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推广这款2018年的超级爆品。
值得关注的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反季销售的小龙虾这里却不适用,和世界杯期间五六十元一盒的价格相比,当前小龙虾的身价降了不少。
郑州的经销商张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局。就在几天前,他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消息:“某某品牌小龙虾,买二送一哦!”
尽管看上去是很轻松的口气,但张先生介绍,今年小龙虾的销售情况并不好。“库里压了不少货,想借着春节再卖一波。”买二赠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到了新虾上市的3月份,如果库存还处理不完,就真的砸手里了。
同样担心这一问题的还有邯郸的经销商赵先生。他试销了一年小龙虾后发现,市场并不好做。
鉴于有世界杯引流,起初赵先生对小龙虾市场抱有很大希望,然而,一直到现在,仍有不少货压在库中:“冷链物流发达,在小龙虾消费旺季,很多餐饮店使用的都是活虾。等鲜活小龙虾少了,时间也进入到了秋冬季,消费者吃虾的热情也没了。”
在赵先生看来,冷冻调味小龙虾在餐饮渠道尚需培养。因此,前几天该品牌业务员又来找他订货时,他表示“再等等”。
其实,最令赵先生感到不安的还不是自己的库存问题,而是当前不少厂家库中也有大量冷冻小龙虾存货,为处理库存,厂家降价给新经销商。“去年我订货时,正是小龙虾的销售旺季,批发价30多元一盒,现在厂家给新经销商的价格只有20多元(一盒)。同样的产品,批发价差这么多,我恐怕要被高价套牢了。”
这种情况在业内人士王先生那里得到了证实:“现在的售价比旺季时低15%到20%。”
◀◀◀ 谁压了货? ▶▶▶
从不够卖到卖不完
2019年厂家或推迟启动加工
诚如赵先生所言,当前,不少小龙虾加工厂家也面临着库存压力。
某知名小龙虾加工企业的销售人员介绍,不少厂家手里都压着货:“这两年跟风生产小龙虾的企业太多了,不少企业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加工技术又不过关,如果不在保质期内销完,产品口感就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当前都在低价处理。”
另外一家小龙虾加工企业负责人也坦言,有库存压力。“2018年新进入的企业太多了。活虾上市的高峰期,大家在过高的心理预期下,担心后期没货可卖,疯狂地收虾囤货,结果导致收虾价格攀升。世界杯结束后,市场消费热情又迅速下降,很多囤虾的企业就开始面临库存问题。”该负责人介绍,库存问题应该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个案,而是行业性问题。
“2018年,在资本和世界杯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小龙虾过热了,养殖端、加工端和餐饮端都出现了盲目狂热的现象,所以部分企业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是可以预见的。”德炎食品副总裁程明说,“现在小龙虾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卖全年,而是全年能否卖完。”
在这个背景下,2019年小龙虾的市场行情不会太乐观。程明预测,2019年小龙虾加工可能会比往年推迟启动一到两个月,“往年3月中旬就启动了,2019年可能要到四五月份才会启动,前期应该都在消化库存。”
◀◀◀ 谁赚了钱? ▶▶▶
养殖端赚得盆满钵满
加工端赔钱赚吆喝
2018年对于小龙虾产业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样。资本以及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加入,让小龙虾站在了“风口”上,行业内出现了“信良记”“鸿津”“洪湖诱惑”“惠发”等多个冷冻调味小龙虾品牌。
不少企业也在2018年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安井入股的新宏业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1月7日,华创证券发布了对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的调研结果。安井在调研中表示,小龙虾业务方面,2018年新宏业预计收入5亿~6亿元,利润表现不错,仍需根据春节反季节销售情况评估后续规划。
同样在2018年业绩不俗的,还有第一年上马小龙虾项目的武汉来福如意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李松(化名)表示,公司生产的“念福香”小龙虾第一年的销售额就接近亿元。
尽管收获颇丰,但在李松看来,2018年,小龙虾产业链上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加工端,而是养殖端。
“2018年的小龙虾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尤其是在养殖端,在资本驱动下,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和众多小龙虾加工企业布局上游,上演抢虾大战,养殖户成了香饽饽。”李松介绍,在高峰期一亩小龙虾价格最高炒到了1万元。这让养殖户笑开了花,却让中间的加工商压力很大。
“小龙虾不是刚需,消费者对其价格非常敏感,一旦涨价就会流失客户。所以,很大一部分涨价压力被加工企业消化掉了。”李松说。
直接服务消费者的餐饮端,对这一情况感受更为明显。
据堕落虾创始人李林渡介绍,小龙虾的收购价格这几年一直在上涨趋势中,2018年比2017年上涨30%左右,2017年又比2016年上涨约30%,“价格太高了”。
“原料价格非理性上涨,终端受冲击很大。八九月之后,小龙虾的消费量迅速下滑,消费者吃不起,一些餐厅也直接关门了。”李林渡说。
一方面是原料价格高企,另一方面是终端价格上涨困难,夹在中间的加工厂不少都处在“赔钱赚吆喝”的状态。
注: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