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409:22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鱼肉经过清洗、采肉、漂洗、脱水等工序磨碎成泥,加入盐等调味品混合成形,然后加热固化制成的鱼肉泥类加工品(下文简称“鱼糜制品”)常见于国内火锅食材超市,产品种类有鱼丸、鱼糕、鱼豆腐、鱼饼、鱼肉肠、鱼卷等,受到大众欢迎。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更优质原料、更高营养的高端鱼糜制品开始在市场活跃,备受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而在高端鱼糜制品“热卖”的高歌猛进中,还有部分鱼糜制品依旧“无存在感”,鸣门卷就是其中之一。
✎冷食传媒记者 | 毛亚静
1
日式美食,颜值、营养兼具
鸣门卷来源于日本,又名鱼糕、鱼板,当地以银彭纳石首鱼、黄线狭鳕、金线鱼为主要食材,将用蔬菜汁染红的鱼肉泥包在白鱼肉泥中,用成型器制作成漩涡状加热便可制成。
△图片来源:网络
资料显示,鸣门卷,主要由鱼肉组成,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
产品特有的螺旋状花纹,让人不禁联想到日本德岛县的鸣门海峡的漩涡,因此得名“鸣门卷”。
鸣门卷,在日本电影、电视剧和动漫中反复出现,已成为该国大众美食食材。据说,《火影忍者》主角之所以叫做鸣人,是由其作者岸本齐史先生当年在日本福冈市的九州产业大学就学期间孤独一人品尝一乐拉面时,拉面碗里最让他感动的那块涡旋状的鸣门卷启发而得。
除了经典的旋涡状,为表示祝福含义,如今的鸣门卷还有截面为汉字或带有松、竹、梅等图案的创意产品。
甚至有些企业还进行了“中国式创新”,将产品的切面图案制作成熊猫形、樱桃形,宴席用的“寿”字形、“喜”字形等多个款式,成为市场中颇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
△图片来源:网络
“别看样式简单,其实制作工艺颇有讲究。”鱼糜制品专家蔡森元介绍,鸣门卷的花纹需要特殊模具工艺完成,日本在这方面技术已经成熟,国内企业多是学习进口。
2
进口“水土不服”,国产更受欢迎
蔡森元称,鸣门卷在日本消费场景广泛,拉面、关东煮、中华料理(炒菜)、便当等消费端都常见它的身影,现已成为大众日常餐饮中必不可少的食材,受到日本全年龄段的欢迎。
△图片来源:网络
冷食君了解到,在国内,面向终端消费群体的淘宝、京东等网商渠道,产品种类多样,日本进口产品、国内企业生产产品都有售卖,其中进口销量远不及国产,国产产品月销售量可达800件,而进口仅100件左右。
从评价中不难看出,购买人群多为日料、火锅爱好者,还有不少动漫爱好者,食用场景多为火锅、拉面。
其中波蓝、丸善、胜田等企业旗下产品在该渠道铺设面较广,销量较高,另外波蓝公司开发出的多种卡通鸣门卷产品购买人群多为母亲,用来为儿童增添辅食。
△图片来源:网络
国产畅销,进口产品却迎来“水土不服”。
郑州富利宏是一家主要进口日本食材原料面向B端供货的运营公司,其销售人员向冷食君介绍,鸣门卷产品一直在市场处于不温不火状态,特别是受去年疫情影响,公司已暂停售卖。
他表示,公司售卖日本纪文鸣门卷同国内生产相比,价格偏高,外观相似的情况下,波蓝、盛田、丸善的产品售价为5元/条/150克,而日本纪文产品进口价就超过10元/条/160克,市场竞争力不高。
另外,国内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不够,消费场景还是限制于日式拉面、乌冬面,有些麻辣烫店也有类似产品,但品质堪忧,添加剂多,全无鸣门卷特色。
△图片来源:网络
3
高端鱼糜制品不“高端”
品质是未来发展关键
蔡森元认为,当下鸣门卷虽不愁销路,但低价广销、产品品质不高可能是阻碍国内鸣门卷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介绍,国内不乏生产鸣门卷的企业,但很多都把产品“太大众化”,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已成大众产品的鸣门卷500克售价可达50元人民币,而大陆有些企业的产品售价只需十几块钱,用低成本的原料、添加剂制作的鸣门卷已经不再是高端鱼糜制品,口感千差万别,和普通鱼糜制品相差不大,很难形成二次消费。
“鸣门卷标榜高端鱼糜,制作工艺、原料都颇有考究,但国内部分企业却向市场投放低质量产品,高端产品走低价路线,未来发展非常受限。”
另外,市场消费教育也要引起重视。随着消费需求升级,未来鸣门卷必然会走向高端产品路线,引起消费者重视,生产企业应多向精准客户传递产品价值信息,培育市场,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展会详情)↓↓↓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