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冷冻食品网:国内唯一服务于冷冻食品全产业链的综合平台

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国内唯一服务于冷冻食品全产业链的综合平台

定制产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别人如何把定制做到极致!

2018-02-2814:51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刘圣蓉

随着餐饮市场快速发展,以及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消费者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因此个性化定制需求强劲。然而众口难调,企业想做好定制业务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业内人士反映,私人定制的前提是“销量有限”,所以物流配货有点困难;其包材品类繁多,所以包材库存储备有点困难。速冻食品企业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为不同客户提供行之有效的定制服务?不妨看看福建大串想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大串想食品”)董事长刘助做定制产品的思路。

深入细节,打造客户专属产品

2017年11月底晚上8点多,大串想食品的某个食材研究中心,十来个人边品尝桌上的青椒肉丝、宫保鸡丁、荔枝肉等菜品,边热烈地探讨着。

“上次试了那么多产品,直到那个荔枝肉拿出来,我才有感觉。”一位客户指着桌上的菜品说,“我现在任务很重,要尽快把目前的30多家店拓展到100多家,对菜品的需求真的很迫切。”

刘助回答道:“市场上许多荔枝肉都是大众化产品,所有快餐店都能用。拼价格的话,只能在食材上做文章,比如粉多点、肉少点。只有标准化菜品,才能支撑你开这么多店后仍保持自家特色。”

这是大串想食品与一家连锁餐饮企业,正在进行的一场开放式标准化食材定制研讨会。

“做定制,没有那么简单。”在刘助看来,一般的定制用的是客户自家的包装、品牌,或厂家改变下产品规格等,这些都很低端。真正的定制要深入到客户配方,餐饮定位,产品颜色、味道、规格、出品等,要与客户的所有特点相匹配。

以快餐中最普通的菜品青椒肉丝为例,一位客户对肉的要求是,色泽鲜亮点,口感嫩点;而上文的那位客户则希望肉不要滚揉太长时间,口感不要太嫩,丝切得再细点,要有自然家常菜的感觉。“餐饮业现在竞争太激烈了,没有几样独特的产品,很快就会被超越。”这位客户感慨道。

“通过标准化食材定制,我们还可以为客户核算综合成本。”刘助介绍,比如一块原料肉,把中间的部分切出来做猪扒,边角料切丝做小炒肉。对客户来说,成本上可能猪扒高一点,但小炒肉相对低点,整体没有太大变化。

刘助补充说,定制产品分量很精准,很容易把控成本。至于里外包装,也能全部按客户的需求做,是客户独有的,能有效避开市场竞争。

专人对接,四种产品模式供选择

工厂的研发,一般是与销售分开的,这就导致个性化定制程序复杂,双方缺乏沟通。在刘助看来,只有将原辅料、设备、技术、市场等人员集中起来,做开放式研讨,达到融会贯通才能做出真正的定制产品。“我们很多新品的灵感来源,就是这种开放式研讨。”

具体如何实施呢?刘助认为:“很多时候,餐厅厨师与工厂技术人员是没法直接对接的,厨师不懂工厂产品的加工技术,技术人员也不懂厨师对产品的应用,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来对接。”

“比如一个连锁餐饮客户过来,从他提出具体的需求到工厂打样,过程中需要反复修改确认,时间很长,你要有足够的专业度才能做好。”对于专业人员的要求,刘助说:“要对前后端都很了解,这样客户说什么你才听得懂,才能准确快速地判断怎么用工业化解决问题,然后再跟技术人员交流。”

他介绍,大串想食品是通过四种产品模式来实现定制的。第一种,公司已经实现标准化的产品,客户能用的直接拿去用;第二种,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做微调,比如口感更有嚼劲,味道更重点等;第三种,客户需要的标准化产品,在这里帮他们实现;第四种则是客户与厂家共同研发,针对客户的需求,厂家看还有哪些可利用的东西,大家共同创作出新产品。

“其实还有一种,就是客户直接告诉厂家,这道菜的成本要控制在多少钱以内,这样我们尽可能地考虑更多符合需求的食材。这种创作空间就更大了!”刘助说,比如要求主食材控制在3块钱以内,那么2块6、2块7等组合都可以纳进来,从中选取最合适的就行。

据了解,在大串想食品,每位想做定制的客户都要事先填写一张表格。客户对定制的要求,在表格上分解为几十个具体的细小问题,并且整个定制过程由专业人士负责对接完成。

小单流转做大单,破解定制体量难题

一般而言,大客户做定制,产品体量大,工厂比较容易实现批量生产,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企业。餐饮行业中,大多数中小企业和一些刚起步的企业也有定制需求,他们的订单量通常都不大,这种情况下厂家如何提供行之有效的定制服务呢?

对此,刘助表示大串想食品的做法是,大订单由大工厂生产,小订单在研发中心生产,等到形成一定体量后,再转到大工厂。

“我们也是经过很多尝试才摸索出这个办法的。”刘助介绍,以大串想食品的主要定制产品“串类”为例,这个品类中秋刀鱼销量非常大,所以就在大工厂生产,工人工作量按件计。要是新产品的话,加工速度肯定会慢一点,老工人觉得单件计价低就不愿意做了。“在小工厂里生产新品,提高单件加工价格,这个痛点就解决了”。

在刘助看来,小订单流转为大订单,不仅利于工厂更加灵活地服务不同客户,也极大地激发了众多连锁店的定制热情。

“他们(连锁店)原来也很痛苦,有些刚起步的一个月只需要50箱、100箱的货,这个量大部分厂家都不愿意做。他们不想买市场上的大众产品,自己做既麻烦成本又高。”刘助说,“推出这种模式后,客户无论定制多大体量的产品都没有问题。”

小批量定制价格与大批量自然有区别,不过对连锁客户来讲,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正如大串想食品的客户所言:“我们做定制,就要接受这个观念,刚开始成本肯定比自己买要高一些,但产品实现了标准化,销量上来了,成本自然就降下去了。”

刘助分析,定制产品百分之百能用,没有损耗,降低了人工成本、原料废弃率等,其实综合算下来成本并不高。并且客户粘性也非常高,“做定制时间流程长,双方付出都很多。为了品质稳定,客户不会轻易更换合作对象”。
 

上一篇: 新零售之后,把握新制造
下一篇: 科迪速冻拟注入科迪乳业,又一家河南速冻食...
他们都选择了冷冻食品网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

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

10亿+

交易额10亿
豫ICP备18044844号-1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