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09:23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2021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中国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新的一年,又是新的征程,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参与,建言献策(点击回顾:“两会”上,代表委员替冻品人发声)。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好想你石聚彬、新希望刘永好、牧原秦英林等人在“两会”上,又发出了哪些好声音。
好想你石聚彬:推动农产品龙头企业向服务商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董事长石聚彬表示,今年准备的建议之一是鼓励涉农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服务平台,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建立服务平台是遵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体现,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有助于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进而带动更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为稳经济保民生做出贡献。
“农产品加工服务平台的建立,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一个集合高科技技术产品供应、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平台,让企业从农产品制造商转变为‘产品+服务’的提供商,最终打造‘龙头企业+服务平台 +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益联结模式。” 石聚彬说,农产品加工服务平台重点解决好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加工、如何销售、如何提升价值链及如何管理等问题,旨在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
石聚彬还认为,农产品加工服务平台的建立需要形成“三要”布局,
一要加强龙头农产品企业对其他企业的顶层设计,
二要培育更多的技术和品牌优势,提升中国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三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河南乃至中国农产品加工服务平台的国际服务能力,更能形成可复制的服务模式。
新希望刘永好:加大骨干冷链物流企业政策扶持
民营企业发展、三农工作、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依旧是刘永好关注的主要方向。而坐拥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刘永好提案中有两项均围绕我国的生猪养殖,特别是育种事业。
刘永好建议尽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以“企业先投入、国家补一半”原则鼓励种业企业积极投资发展种猪研发、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攻关项目,在具备相关能力的情况下申报攻关育种项目,国家按照相关标准评估确认后给予补贴。
对于生猪养殖,刘永好建议,继续支持以家庭为核心的中小散户适度养殖,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小散户加快转型升级;对规模化养殖企业设置有梯度的准入资格,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预防产能过剩,以支持符合行业资质、长期扎根农业、拥有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企业规模化发展。
在加强产地仓与冷链物流建设上,刘永好提出按照特色农业规划进行数字化产地仓建设。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培育一批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增加城市中转冷库建设用地规划。“建议国家加大在冷链仓储、冷链车辆等设备以及温度调节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补货和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政策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冷链物流企业。”
牧原股份秦英林: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养猪行业智能化升级
今年“两会”上,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建言围绕乡村振兴、种猪高质量发展、加快养猪行业智能化升级等方面展开。
对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秦英林认为,下一步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扶贫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将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把养猪产业做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从粮食-饲料-养猪-屠宰加工产业链发力,带动物流运输服务业发展,实现乡村经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继续贡献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解决中国种猪‘芯片’”。中国养猪占世界一半,完全有能力解决国内种猪需求。此外,我们也建议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公司债券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其竞争力,壮大其带农惠农实力,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加快成立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引导基金,引导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打好产业基础。“秦英林称。
首农集团唐俊杰:摸清底数,精准施策,高质量发展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行业贯通一二三产,是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后疫情时代和双循环发展格局创建对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在提案中建议,要摸清行业底数,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消费升级。
唐俊杰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部门协调,建立行业统计长效机制。冷链物流行业涉及部门多,专业性强,不同冷链产品的作业场景各不相同,建议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社会组织参与,共同建立冷链行业基础设施和运营关键指标长效统计工作机制。各部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统计本行业数据,并汇总至牵头部门;
二是科学研判,建立健全冷链物流行业统计指标体系。我国与欧美等国家农产品生产流通模式、饮食习惯差别很大,且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业特点和居民消费习惯各不相同,为科学研判各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需求,应结合国情,研究完善反映冷链物流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三是合理分析,建立基础信息披露机制,为政府和从业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参照美国冷藏库统计制度,每两年对全国冷链基础设施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并向社会披露行业基础信息,一方面提高政府部门制定的行业政策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使行业从业者了解冷链市场权威数据,为其投资运营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提升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重大需求中存在诸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必须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持续研究,提升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高品质生活特别是生命健康的需要。
“与国外相比,中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模式,有中医养生的健康理念和实践。但我国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为加快提升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从国家战略层面,孙宝国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部署,加大科技投入强度。明确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目标需求和重大任务,优化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国家科技研发计划,加大对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中国传统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基础研究要持续支持。
二是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汇聚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优势力量,组建集中研究国人营养需求和代谢机制的科技创新实验室,打造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加强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科普。广泛开展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的科学水平,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云南农科院院长李学林:解决“最先一公里”痛点,加快冷链数据平台和产地仓建设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提交了《关于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提案》《关于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运营管理体系构建的提案》等多份提案。
李学林认为,当前农业“最先一公里”问题的关键是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和关键技术的缺失,加快以提高或保障农产品品质为目标的仓储、装备与保鲜技术协同研究迫在眉睫。
因为,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是鲜活农产品减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优化产业要素配置,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更是打通产供销一体化,实现产品增值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
为此,李学林建议,强化政策支撑和政府引导,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化赋能,支持大型企业建立集生产信息、信息发布、全程温控、追溯跟踪、产品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推动数字化产地仓建设,实现农业产供销全过程监控、全链条可追溯,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展会详情)↓↓↓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