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09:35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探索尝试多年之后,B2B 餐饮供应链创业公司美菜近日在全国多地停止了服务。不只美菜,美团为外卖商家供货的B2B业务快驴也转向收缩。
餐饮供应链,这块骨头为何这么难啃?
◀◀◀ 1 ▶▶▶
美菜大裁员、美团快驴大收缩
B2B不“美”了
近日,美菜就“美菜内部正经历裁员,部分城市或将关停服务”一事作出回应:美菜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进行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不断提高组织效能和专业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
在此之前,有多位原美菜网员工透露,美菜网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CTO廖若雪已经被辞退,联合创始人徐薛胤接手技术部门后,近50%人员被裁。
“美菜盈利模式一直走不通,融资断档,资金链出现问题,裁员是必然的,预计9月中旬之前结束这波裁员。同时,美菜网还将缩减此前大力布局的仓储业务,撤出部分城市。”据一位已经离职的美菜网员工透露。
与裁员相对应的,美菜网的架构还进行了调整,在裁员的前半个月,美菜网部门进行合并重整。
美菜网的此次调整被外界认为与其资金紧张有关。
美菜网已经有三年未有公开融资信息。美菜网的最后一轮公开融资停留在2018年10月,融资金额为8亿美元。官网显示,最后一轮融资前,美菜网的估值近70亿美元。此后的三年里,美菜网没有再披露新的融资消息。
去年年末至今,美菜内部动作频频。
2020年年末,美菜内部孵化的社区团购业务美家买菜在多地关停,部分员工调岗至其他业务线。与此同时,在内部调研了“淘大集”模式后,美菜开始进行“平台化”尝试。与采购、加工等环节都由自己负责不同,平台化之后部分环节将交由供应商去做,经营模式相对较轻。
随后,美菜曾于今年多次被爆出上市消息,上市目标也由美股转自港股。
在美菜大规模裁员的时候,美团为外卖商家供货的B2B业务快驴也转向收缩。
近日,据晚点LastPost报道,目前,快驴在近百个城市提供服务,预计暂停部分城市,仅保留一二线城市。
2021年第一季度,快驴提出“百城攻坚”的扩张计划,计划以比自营更轻的平台模式进行扩张。此后开拓了约70个城市,以三线城市为主。
△图片来源:网络
一位快驴人士称,下半年,快驴将更多以现有的合作卖家为主,增强平台的供货、仓储、履约等基础能力建设。
美团是中国最大的餐饮平台,有 680 万的商家通过美团提供外卖、吸引到店客流,美团为它们供货听上去水到渠成。美团创始人、CEO 王兴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曾表示,长远看如果美团只做很浅的连接,那是没价值的。美团要在各个垂直行业都做更深层次的连接。
六年过去,美团在快驴业务上的进展依然有限,业务还在少数头部城市探索。
◀◀◀ 2 ▶▶▶
盈利问题难解,探索更轻的模式
美团对餐饮供应链市场的探索始于2015年秋,晚于美菜两年。最初,美团上线商家后台系统 “快驴”,通过其中的供应链板块 “快驴进货” 为美团外卖平台商家提供食材、一次性用品、酒水饮料等进货服务。这些商家以夫妻老婆店、中小型餐饮企业为主。
餐饮食材从农户到餐饮门店一路要经历层层的经销商。互联网公司介入的 B2B 模式下,平台或像天猫一样,撮合批发商与店家;或像京东自营一样,直接从厂家或经销商采购,再卖给餐饮商户,省去了中间环节。
平台提供仓储、物流、以及商户食材采购的线上化管理等服务,以提升交易效率、赚取收入。
快驴最开始采用自营模式。而起家于ToB业务的美菜网,从一开始走的就是重资产的自营模式,自建供应链、自己做物流,供应链两端连接上游生鲜生产商和商户。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美菜和快驴均是自营和平台两种模式并行。不过这并没有给快驴带来业务体量的大幅增长。
行业参与者还处在模式探索中。在平台模式下,很难深入把控每一个环节。供应商对商品的品质、价格把控不到位,导致用户体验感不好。
同时,供货商也赚不到钱。据自媒体《食材榜》报道,美菜在平台模式下对供应商的抽成较高:米面粮油 5%,干货 18%,调料 16-17%,酒水 6%,餐厨 10%,洗洁精 20%。美菜为了控制成本,还停掉了营运费用,活动费由供应商承担,这意味着一个干货供应商运营成本会达到 25%,甚至高于供应商开店卖货的成本。
而一位熟悉美团的人士称,美团在决定大力投入一个业务前,都需要能把账算清楚,或者看到一个确定的机会,快驴至今还处在模式探索期。
◀◀◀ 3 ▶▶▶
万亿餐饮供应链,仍是难啃的骨头
快驴日单量和交易额在行业内仅次于美菜,但若以整个市场规模而论,两家公司仍然只是起步。《晚点 LatePost》获悉,2020年快驴交易额接近百亿元。头部创业公司美菜在 400 亿元左右。若以万亿市场来计算,美菜尝试 7 年后的渗透率只有4%。
根据《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为 4.27 万亿,其中 30% 为食材。据此推算,中国餐饮供应链市场规模可能超过万亿。
在美菜创始人刘传军的构想中,这是一门有广阔前景的生意。C2C 和 B2B 两种模式的市场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 C2C 或 B2C 模式是指一次将 1.6 元 / 斤的白菜送到用户手里,B2B 模式则意味着一次将一车白菜送给足够多的餐厅。”
传统的餐饮供应链也的确存在优化改进空间:价格不透明,主要采购途径依赖于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在经过一系列的物流环节后,采购成本高且食材损耗大。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手段,可以提高传统供应链的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实现规模效应。
全球最大餐饮食品供应商,Sysco 市值超 400 亿美元。1969 年,这家美国公司最初由一批小食品供应商合并组成,第一年就将销售额做到过亿美元。此后靠并购整合逐步壮大,服务于全球 90 多个国家,有超 60 万用户,毛利率稳定在 18-20% 之间。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供应链业务起步会更难,形成规模化的平台也更难。Sysco 以大客户为主,中国餐饮市场大多是中小商家,市场难以集中。根据美团发布的《2020 年中国餐饮外卖中小商户发展报告》,中小商家占比 8 成。
而 Sysco 面对的供应商也更少,当地主食牛肉 85% 来自四家肉类加工商。而中国前四大养猪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刚过 30%。
理论上,在供需均分散的市场里,平台的话语权会更大。根据国盛证劵在去年的《美团的第二曲线》报告中提及,“理论上中国的(食材供应链)市场比欧美的市场更好,上下游相较美国都更加分散”。
但过于分散的中国农业生产也意味着农产品生产效率低、品控难。中国中小商家对价格敏感,如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等,他们往往会在价格低廉的基础上去要求质量,平台可以从中盈利的空间也低。
不同于淘宝、京东,一个商户可以对应全国性市场,餐饮企业需要的商品更多来自本地。这意味着餐饮供应链电商所建立的平台往往是分散在不同城市的独立市场,平台难有规模效应。
再加上 B2B 餐饮供应链行业是个重运营、管理和资本的慢生意。餐饮供应链涉及的环节众多,重要的节点包括招商品类的丰富度、品类宽度、履约能力、销售对市场需求把握的精准度、物流的配送时效、商品质量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效率提升,改造难度极大。
短期内,市场参与者在仓储、物流成本、业务管理方面的支出高企,这些为行业内公司盈利带来了压力。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