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510:09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新的一周开始了,冷食君带你一起读早报!
快来看看,最近一周冻品行业都有哪些事儿值得关注?
特 别 关 注
科迪集团重整计划获批
将聚焦乳业、速冻两大主业
4月22日晚间,*ST科迪发布公告,控股股东科迪集团及其关联方合并重整计划经法院裁定批准。重整投资人商丘市发展投资集团将累计投入9亿元,用于现金和股票偿还债权人部分债权,之后科迪集团通过以债抵债的方式清偿对上市公司的占用款项并解决违规担保问题,以保持科迪乳业正常上市地位。
2019年,科迪乳业奶农索要欠款一事牵扯出整个科迪集团资金链紧张、违规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问题。
根据公司2020年年报,*ST科迪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7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85%;净利润-12.7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27.72%。而据此前业绩预告,*ST科迪曾预计2020年盈利175.15万元至1751.48万元。
此前在2020年6月,公司公告称,在自查中发现,控股股东科迪集团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余额18.65亿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18.26%,构成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且未进行信披,影响了财务报表中其他应收款、信用减值损失等相关科目的列报认定。
陷入债务漩涡后的科迪集团,合并重整成为活下去的唯一出路。
对于科迪集团及九家关联公司来说,核心资产为科迪集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科迪乳业44.27%(4.8亿股)股票。可是科迪乳业目前面临退市风险,为顺利推进科迪集团的合并重整,就需要避免科迪乳业退市,保持科迪集团的核心资产价值。
在此基础上,科迪集团合并重整框架方案为,科迪集团合并重组投资人出资收购科迪乳业不良金融债权,之后代替科迪集团通过以债抵债的方式清偿科迪集团对科迪乳业的占用款项并解决违规担保问题。
在保住科迪乳业正常上市地位的情况下,利用科迪乳业1.28亿股股票以及重整投资人另行投入的现金对科迪集团及合并重整九家关联公司的全部债权在重整程序中进行清偿。
据了解,科迪集团合并重组案中重整投资人为国资背景的商丘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发投)。2021年12月末,科迪乳业称商发投通过债权转让协议获取了科迪乳业的债权,成为科迪乳业的债权人,共计9.26亿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商丘市上市公司数量较少,科迪乳业是其中之一,如果科迪乳业退市会对商丘的营商环境、奶农、民生等方面造成影响,后来就有国有平台商发投过来出资将科迪乳业的主债务解决。即便商发投已经在处理科迪乳业的债务问题,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有业内人士指出,科迪乳业能否维持住上市地位并不明朗,存在多个问题,比如能否解决净资产为正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2021年净资产还是为负,就是确定退市。“还有违规担保的问题,以及之前科迪乳业财务造假,现在已经有投资者对科迪乳业投诉索赔。4月30日为2021年年报截止日期,留给科迪乳业的时间紧迫。”合并重组计划中也明确指出,目前科迪乳业面临退市危机。
根据目前科迪集团重整程序中的评估情况,科迪集团的整体资产负债率达到1027.02%,在清算状态下,科迪集团普通债权清偿率预计将不足0.94%。有参与重组人士表示,科迪集团几乎没有具备价值的资产,比如很多资产是在乡下,所以科迪乳业的股票是商发投进来投资的关键,而破产重整的核心就是维持科迪乳业上市地位,如果无法保住,核心资产不存在了,就没有投资者愿意投资,将会直接等待清算,目前看来,科迪乳业保壳难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重整方案中还提到,若合并重整顺利,科迪集团、科迪速冻公司、科迪大磨坊公司三个市场主体将会保留。或是深受扩张过快、业务繁多之苦,重整方案中特别提出:重整之后科迪集团将聚焦“乳业”“速冻”两大主业板块。在突出主业、守住品牌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存量业务的调整与优化,从根本上重塑科迪集团的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长远发展。
(蓝鲸财经)点评:重整计划能否拯救深陷泥潭的科迪集团?
|企 业 动 态|
1
华英农业重整落定
欲做“世界鸭王+世界羽王”
近期,“肉鸭第一股”华英农业宣布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正式迈入新实控人许水均时代。
自2019年起,华英农业陷入信贷紧缩、债务纠纷、业绩亏损、资金链紧张等一系列危机,2020年巨亏9.49亿元,公司原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也暴露出来。2021年11月华英重整申请被法院正式受理。2021年12月,华英农业公布重整计划草案,确定新增鼎公司或其指定主体与财务投资人联合作为重整投资人。
2022年3月4日,华英农业宣布鼎新兴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广兴投资合计持有公司26%的股份,成为新控股股东;许水均通过鼎新兴华及广兴投资,持有华英农业26%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新实际控制人。
事实上,羽绒业务已经成为华英农业易主后的主攻方向。许水均及其控股的东兴羽绒从事羽绒加工业近20年,具备较强的产业背景和资金实力。许水均成为实控人后,有利于注入其优势羽绒资产,“铸造华英农业世界鸭王+世界羽王”的“双王”产业格局,同时还将全面负责华英农业的生产经营,在维持鸭养殖全产业链基础上,重点突破羽绒等高利润板块发展。
(新京报)点评:冲刺双产业,重现“鸭王”昔日辉煌。
2
王豪杰升任龙大美食总裁
日前,龙大美食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同意聘任王豪杰担任山东龙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一职。资料显示,在加盟龙大美食之前,王豪杰曾在双汇工作22年,2020年8月担任雨润食品集团副总裁兼深加工事业部总裁。
龙大美食在2021年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即以预制菜为核心的食品为主体,以养殖和屠宰为两翼支撑。作为全面负责经营板块工作的新任总裁,王豪杰将重点推进预制菜业务,加速食品为主体的战略落地。
近日,龙大在成都蓝润置地广场开出首家预制菜超市试水。超市售卖预制的食材、半成品和成品,宣称要让消费者“30分钟就能做好一桌菜”,“每个人都能轻松当大厨”。
(新肉业、食材榜)点评:“肉业老将”能否带领龙大在预制菜赛道完成加速跑?
3
冻品码头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
近日,冻品码头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元昆创投独家投资,黑马工场独家担任FA。冻品码头创始人陈涛表示,本轮资金将用于冷链仓配建设、IT系统投入、供应链完善、市场和渠道的扩张,以及人才梯队储备。
天眼查信息显示,冻品码头隶属于福建天下诚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成立,是一家B端预制菜供应链整合商,专注于B端预制菜供应链整合。
据悉,冻品码头对接上游100多家工厂,合作开发自有品牌。同时,冻品码头拥有自己的B2B平台和批发、零售渠道开发能力,在冷链运输端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冷链配送集散服务。
(亿邦动力)点评:押注预制菜B端供应链生态。
4
得利斯2021年净利增五成
重点提及预制菜
4月21日,得利斯发布2021年财报显示,其营收为31.3亿元,同比减少4.59%;净利润为4374.35万元,同比增长50.3%。
年报中,预制菜成为得利斯重点提及的对象。2021年,得利斯落地“立足屠宰、发力低温肉制品、延伸预制菜”新战略,山东10万吨/年肉制品加工项目投产,陕西200万头/年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正在建设。得利斯称,这些募投项目的推进实施有利于提升公司预制菜业务规模。
分产品看,2021年得利斯冷却肉及冷冻肉营收17.47亿元,同比减少24.82%;其他品类除低温肉制品外均处于增长状态。分地域看,得利斯2021年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营收均下降。
2022年1月,“预制菜概念股”得利斯因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得利斯回复称,公司与杭州汇裕、江苏雅玛吉、锅圈食汇、正新鸡排、盒马 鲜生、便利蜂等 B 端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21年1-9 月份前五大预制菜客户销售额为8725.3万元,占其全部客户销售收入的32.29%。
(公司公告)点评:未来将进一步提升预制菜业务规模。
5
圣农发展2021年营收144.78亿元
同比增长5.34%
圣农发展4月20日晚间披露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78亿元,同比增长5.34%;净利润4.48亿元,同比下降78.0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预计共派发现金股利3.72亿元,现金分红率约为83%。
年报显示,2021年圣农发展产量、销量和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全年鸡肉销售量105.54万吨,完成肉制品销售量22.46万吨,分别较2020年增长7.86%和17.13%。同2020年相比,若剔除2021年玉米、豆粕等原材料上涨及鸡肉销售价格下降等外部市场因素影响,全年净利润将增加约18.30亿元,较2020年提升约12%。
圣农发展表示,目前公司白羽鸡养殖产能已接近6亿羽,已建及在建食品深加工产能合计超过43.32万吨,位列全国第一。未来,C端销售方面继续巩固并加大已有爆品的销售、打造新的大单品等工作,预计2022年大单品销售额占C端销售额比重将从2021年的不到15%提升至30%以上。
(公司公告)点评:成本居高环境下,将加大新品研发,从B端走向C端。
6
美团优选撤出西北四省
仅保留西安大本营
据界面新闻报道,从多位信源处获悉,美团优选将陆续关闭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在内的西北四省,西北大区“大本营”陕西省得到保留。内蒙古属于华北大区,同样未受影响。多位业内人士称,在西北地区的持续亏损,应该是美团选择撤退的原因。除了西北四省,美团优选在其他地区也将作出小幅调整。
截至目前,美团官方尚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美团优选客服回应称,只是“优化调整”。
如今的社区团购赛道,“老三团”仅剩兴盛优选还在积极奋战,但战斗值已不如从前;背靠互联网巨头的“新三团”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和橙心优选,也在收缩战线和人员优化。
早在1月30日,就有媒体报道,美团优选事业部负责人陈亮脱离业务一线,把重心放在组织建设和战略研究上。此后又陆续传出,美团优选开始裁员,代涉及直营及代理团队,研发岗尚不清晰。同时有消息称,除了裁员,优选业务部还计划在6月左右搬离原来的办公大楼。对成立不到两年时间的美团优选来说,从公司一级战略项目,到如今大幅裁员,撤出西北四省,不禁让人唏嘘。
(界面新闻)点评:裁员之后又被曝撤城,美团优选走向何方?
|行 业 动 态|
1
潍坊市发力打造“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4月23日,中国(潍坊)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在潍坊召开。会上,潍坊市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启动共建“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据介绍,2021年,潍坊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3.5亿元,居全省第1位;预制菜市场主体发展到近2000家,居全国第3位。全市有预制菜生产企业900多家,年食品加工能力1600万吨,预制菜产品涵盖8大菜系、1200多个品种。发展预制菜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前景无限广阔。
在会上,成立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预制菜和中央厨房专业委员会、全国预制菜产业集群;授牌成立了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3家预制菜专业机构,并启动了中国预制菜交易指数服务平台暨跨境交易服务平台项目。
另外,会上招垦资本(北京)有限公司与潍坊市金控集团签署了预制菜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基金将重点投向预制菜生产、精深加工、设备制造、储运等领域。
最近一段时间,潍坊市支持预制菜产业动作频频。4月7日,潍坊市出台预制菜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的目标。4月22日,潍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又印发《潍坊市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九条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点评:潍坊市频频发力,誓要打造“预制菜第一城”!
2
河南省出台物流保通保畅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十六条措施
2022年4月21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河南省物流保通保畅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十六条措施》(以下简称:保通促稳十六条)。
保通促稳十六条从全力畅通交通运输通道、实行智能化快速查验、优化核酸检测服务、强化沿途服务保障、便捷入豫报备渠道、优化通行管控、分类精准闭环管理、启用全国统一样式通行证、关心关爱从业人员等16个方面做了精准部署,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坚决纠正货运物流领域一切不符合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省防疫指挥部要求的“层层加码”“一刀切”行为,真正做到货畅其流、疫断其路,省内畅、省外通、经济活、社会安,为实现“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提供坚实运输保障。
(大河报)点评:真招实措保证物流畅通。
3
北京:
“五一”期间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实施核酸检测“每日1检”
4月21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09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唐云华介绍,“五一”期间,将持续严格落实市场领域重点从业人群定期核酸检测制度。
其中,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实施核酸检测“每日1检”;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从业人员“两日1检”;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从业人员“3日1检”。对未落实核酸检测频次要求的上述人员实施“北京健康宝”弹窗提示。上述要求视疫情形势动态调整,未按照规定频次开展核酸检测的相关从业人员不得上岗。
同时,市、区、街乡镇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做好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进一步加强防疫督导检查,加强食品安全、保供稳价等重点领域监管。
(央广网)点评:假期疫情防控也不能放松警惕。
4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月16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多家事业单位作为指导单位,十余个全国各省农业农村厅及市级政府支持,数家国家级科研和经济研究机构担当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的全国公益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
联盟的成立旨在贯彻中央关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等政策部署,希望通过凝聚行业各方力量,为“产销学研”等全链路成员单位提供互融互通平台,通过树标准、立规范、建准则、做服务,实现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性发展。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轮值主席、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表示,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将通过整合产业力量,提升产业效益,提高产业的生态价值,为企业赋能。
(新华网客户端)点评:凝聚预制菜产业发展力量,推动乡村产业融合。
5
河南出台“中原农谷”建设方案
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
近日,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设立“中原农谷”建设领导小组,省长王凯担任组长。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为内核,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从更高水平上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自古以来,种子都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关系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种子处于种植产业链的最前端,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和种子直接相关。而河南也是种业大省和种业的重要市场,有数千家种子公司,为发展种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下一步,我省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聚力建设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智慧(数字)农业示范区“四大中心”“两个示范区”,推动“中原农谷”成为国家区域性农业创新核心力量。
(大河网)点评:让中国饭碗装更多河南粮。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