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瑾瑜集团澳尚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同照和公司主打产品牛排结缘甚早。早在十年前,刘同照就和朋友一起创立了温州市顶诺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家庭牛排品牌化之路。
“五年前我就预测牛排大爆发时日不远,现在则是中国牛排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刘同照表示,今后中国牛排消费会朝着理性化的大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新兴且不具品牌的小牛排厂家的生存空间将日益被压缩。
2017-12-2814:32
来源: 冷冻食品网 发布者:编辑身为瑾瑜集团澳尚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同照和公司主打产品牛排结缘甚早。早在十年前,刘同照就和朋友一起创立了温州市顶诺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家庭牛排品牌化之路。
“五年前我就预测牛排大爆发时日不远,现在则是中国牛排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刘同照表示,今后中国牛排消费会朝着理性化的大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新兴且不具品牌的小牛排厂家的生存空间将日益被压缩。
01
入行食材配送,却遭遇“速冻”
做过五金、钳工行当,当过机械厂厂长的刘同照于2002年进入冻品行业。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摸透了冻品食材配送的他,凭借着吃苦能干,赚到了第一桶金。
虽然是安徽人,刘同照却看中了当时蓄势待发的福建泉州餐饮食材配送生意。“当时的信息不像现在这样及时、对称,我们都是从市场上找货,觉得不错的就推荐给酒店,成功率非常高,基本都能谈成。”
两个月,天资聪颖的刘同照就从外行变成了内行,很快发展了100多家餐饮终端客户。他回忆起当时做的一款贝类产品,每箱的利润都在20元以上,在酒店里还非常畅销,“那时的生意真的好做”。
然而,2008年之后好生意就急转直下了。
“之前酒店采购多是老板的亲戚,50后多一些,也不太会操作电脑。2008年之后,餐饮店面开始陆续给采购部配备电脑,信息一下子就透明了。”通过互联网,采购轻而易举就找到了食材的上游。毕竟都要压缩成本,刘同照表示其实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这以后,一些用量较大的食材,酒店都会到原产地直采,甚至还会定制。
如今,刘同照位于福建泉州的食材配送生意是他的爱人在管理,“做不了大宗食材,只能做些特殊食材,量不是很大”。亲身经历起伏后的刘同照表示,贸易生意是不长久的。
02
瞄准家庭牛排细分市场
事实上,在这场大变动之前,刘同照便意识到需要转型了。2007年,他开始和朋友研究起了方便馄饨,因为生产技术等原因达不到理想口味,项目没能成功。同年,他又和另两位合伙人一起创立了顶诺食品,瞄准了牛排市场。
“做牛排,真的是一个机缘巧合的事情。那一年,上海瑞轩已经在温州开出了十多家专卖店,生意不错,我们又恰巧结识了一位懂牛排加工技术的朋友,在他的帮助下,研发出了顶诺牛排。”刘同照介绍道。
拿到成品后的刘同照,最开始把牛排送进了当地的大世界超市,第二天又铺进了世纪联华超市。虽然进展不算慢,但他坦承,刚开始牛排产品并不被终端所认可,大家对此都没有概念。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牛排才日渐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起色非常明显。
“随着牛排市场越做越大,逐渐出现了一些由北方生产厂家出品的重组牛排,以低价抢占市场。”价格低,竞争力就强,刘同照表示,后来他们也接受了这种生产技术和商业模式,推出了对应产品。
03
专注商超树立品牌
顶诺牛排成功之后,刘同照又在去年创立了瑾瑜集团澳尚国际食品有限公司,仍旧主打家庭牛排。这两个牛排品牌在市场操作上都偏重于商超,一直坚持树立消费者品牌。
在刘同照看来,牛排流通市场比较混乱。“从生产加工技术上来说,牛排的要求并不高,合格的西餐厨师都能做出来。但是想干点大事的牛排连锁店,基本都不会选购大路货,因为大路货最没特色。”商超系统则不一样,“一旦树立起了品牌,消费者是忠诚的,终端创造的价值最大。”刘同照说。
事情都有两面性,打终端消费者品牌,意味着终端营销和动销费用会非常高,可能从账面上看利润很不错,但其实挣到的钱都需要继续投入到终端建设里。
即使面临着高昂的费用、残酷的竞争,甚至被“牛排掺鸭肉”事件牵连,刘同照仍一如既往地坚守打终端品牌这一市场理念。在他看来,无论把牛排铺进酒店还是餐厅,无非是市场营销的问题,不存在不可替代,瓶颈期总会到来。“但商超却不同,因为费用高,很多人望而却步,这就有了坚守者的生存空间”。
刘同照表示,目前市场上虽然牛排品牌非常多,但真正能在商超生存下去的并不多。
04
未来牛排新品牌机会更小
谈及近期发生的“牛排掺鸭肉”事件,刘同照坦言,目前终端的牛排销量确实受到了一定波及,但只要商超不打击、不下架,这些困境都将只是暂时的。
随着从业者的不断涌入,牛排消费总量还在大幅扩张中。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牛排消费今后会趋于理性,他打了个比方,股市由6000点跌到2000点,但从2000点再向上涨回时,就是理性上涨,今后的牛排消费也是这样。
但对于盲目入市的牛排生产企业,刘同照则表示较为担忧。“这一两年,看到做牛排有利可图,很多老板投资一二百万元开牛排厂,但大部分坚持不到一年就倒闭了,这些人其实是做了今后牛排行业老大的垫背者。”
他总结说,今后牛排生产厂家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资金周转实力和抗压能力上。为此他举了正大集团的例子:正常情况下,冻品企业的利润有5个点,正大是行业“新人”,为了抢占市场,它可以把5个点都贡献出来。当销量上来了,届时原材料采购成本势必有所下降,再配合更高效率的生长线,生产人工成本也是一种压缩,利润便由此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小厂家该怎么玩?”刘同照反问道。
在刘同照看来,经历过2016年底这道分水岭后,理性的牛排消费对初具品牌效应的正规企业来说,是个大利好,但对于新品牌来说,却未必是好事情。他坦言,去年开始运作的澳尚牛排目前的进展就不如自己最初的设想。“一个品牌,从资金、营销意识,到团队、进入行业的时间,都要做到位,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才能成功。”
《冷冻食品》杂志
30000+
三万家冻品经销商5000+
五千家冻品上下游企业10亿+
交易额10亿